癲癇發作

健康資訊

癲癇發作

癲癇發作是腦部突然出現不受控制的電流障礙,可導致行為、動作或意識改變。發作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各有不同,從短暫的意識模糊、瞪眼到全身抽搐。在某些情況下,發作可能是癲癇等持續病症的一部分,而在其他情況下,發作可能是由暫時性因素引發。

為什麼這對 ID/DD 患者很重要?

發作對智力和發育障礙人士來說可能特別具挑戰性﹐因為他們可能在溝通症狀﹑體驗發作誘因﹑或處理發作後遺症方面有困難。智障 /發展遲緩人士出現發作併發症的風險也較高,包括認知能力下降和情緒困擾。

預防

  • 可能引起發作的情況:癲癇發作可能由多種因素誘發,包括嚴重的高血壓、高燒、吸毒、睡眠不足、低血糖、戒酒、荷爾蒙改變、閃光、情緒緊張、過熱和脫水。
  • 避免已知的誘因:某些因素如閃光、特定聲音、女性月經或酒精可引發發作。
  • 瞭解您的警示症狀:有些人在發作前可能會有預兆(先兆),例如頭暈、怪味或麻木。辨識這些症狀可讓患者做好準備,遠離危險或尋求協助。
  • 淋浴而非沐浴﹕如果發作是在沐浴時出現﹐與水有關的意外可能是致命的。對有發作危險的人來說﹐淋浴是較安全的﹐而使用淋浴椅可有助減低跌倒的危險。
  • 小心酷熱:酷熱和脫水會增加發作的危險。照護者應確保個人保持水份和避免過熱。
  • 實行良好的睡眠衛生:缺乏睡眠可增加發作風險。建立規律的睡眠時間表和確保充分休息對預防發作很重要。
  • 治療發燒:發高燒﹐尤其是在患病期間﹐可引發發作。及時治療發燒,尤其是對已知有發作障礙的人來說,有助減低這種風險。
  • 管理壓力:壓力可在某些人身上引發發作。它也可能導致其他發作危險因素﹐例如脫水或睡眠不足﹐因此找到管理壓力的方法是有益的。
  • 藥物支援:抗驚厥藥物對減少發作頻率很重要。確保按處方服藥是非常重要的。
  • 記錄所有發作:保存每次發作的詳細記錄﹐可為神經科醫生或醫護專業人員提供寶貴資料。包括時間、持續時間、發作類型及任何可能的誘因或警告信號等詳情。這種記錄有助調整護理計劃和找出模式﹐以便更好地管理。

有助於瞭解

癲癇發作的併發症

  • 情緒困擾由於與發作有關的不可預測性和恐懼﹐癲癇或發作障礙患者患抑鬱症或焦慮症的風險可能較高。
  • 認知能力下降:頻繁或長時間的發作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導致記憶力減退或認知問題。
  • 癲癇狀態:發作持續一段長時間或多次發作而中間沒有恢復的情況。這需要立即的醫療介入。

 

癲癇照護安全

  • 必要時尋求醫療協助:發作之後,如果個人沒有呼吸、受了重傷或首次發作,則必須立即就醫(撥打 911)。
  • 認識情況的危險:某些活動對發作失調患者來說可能更危險。例如﹐應仔細監察樓梯或其他高處﹐以防發作期間或之後跌倒。
  • 監測環境風險:識別環境中可能在發作期間導致受傷的潛在危險﹐是至關重要的。照顧者應警惕跌倒、與傢俱碰撞或走入交通的危險﹐並對環境作出必要的調整﹐以減低風險。
  • 防止窒息或吸入:發作期間患者可能嘔吐﹐增加窒息或吸入的危險。護理人員應知道如何在發作期間安全地將患者轉側﹐以及避免將任何東西放入患者口中。
  • 不要束縛:在發作期間約束患者可能會導致受傷。重要的是避免按住患者或限制他們的活動﹐因為這會使他們更迷失方向﹐並可能造成傷害。

 

Seizure Tracker: 發作事件日記
發作觀察提示: 需要知道的有用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