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

健康資訊

睡眠

睡眠是一種自然的、週期性的身心休息狀態,對身心健康至關重要。在睡眠過程中,身體可以癒合和恢復活力,大腦可以鞏固記憶和處理資訊。良好的睡眠品質對於整體健康和保持免疫力至關重要。

為什麼這對 ID/DD 患者很重要?

對於有智力和發展障礙的個人而言,睡眠問題很常見,而且會嚴重影響身體和情緒健康。睡眠不佳可能會使其他健康狀況惡化、影響情緒和行為,並導致日常生活上的困難。殘障人士睡眠不佳的常見危險因素包括疼痛、行動困難、藥物副作用 (即:拉西泮、興奮劑、類固醇、某些抗憂鬱劑 [尤其是 SSRIs])、焦慮或憂鬱、睡眠作息不規律、同時存在的醫療狀況 (例如癲癇或腦性麻痺)、有限的體能活動,以及環境因素 (例如噪音、光敏感或與他人共用睡眠空間)。

預防

  • 疼痛管理:殘障人士可能會對疼痛有不同的體驗,而且可能無法清楚地表達。控制疼痛可以幫助改善睡眠習慣。
  • 睡眠窒息症:睡眠窒息症是一種在睡眠中重複呼吸停止和開始的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是最常見的形式,可能是由感染或肥胖等情況造成,而這兩種情況在殘障人士中較為普遍。對唐氏症患者而言,由於上呼吸道肌肉張力低、氣道狹窄和扁桃腺腫大等生理特徵,睡眠呼吸暫停尤其常見。
    • 睡眠窒息症的夜間症狀:打鼾聲大、呼吸暫停喘氣、睡眠不安、頻繁上廁所
    • 睡眠窒息症的日間症狀:清晨頭痛、白天過度疲勞、注意力不集中、沮喪或易怒、活動時嗜睡或有行為
  • 開燈入睡:睡眠中的外部光線會打亂人體的自然晝夜節律,向大腦發出該起床的信號。如果您為了舒適或方便而喜歡開燈睡眠,請考慮使用觸控式或噪音反應式床頭燈,以減少光線照射,並支持自然睡眠週期。
  • 睡眠聯想:只將床用於睡眠。在床上從事看電視或玩遊戲等活動,會讓大腦將床與精神活動聯繫起來,使人更難入睡。如果不覺得困倦,建議下床進行放鬆的活動。
  • 避免藍光:睡前至少一小時避免使用電子設備(電視、電話、平板電腦等),因為螢幕發出的光線會擾亂人體產生褪黑激素以助入睡的能力。
  • 情緒/心理因素:對睡眠的焦慮會導致睡眠不佳的循環。為了打破這個循環,建議您下床參與安靜、平靜的活動,直到覺得疲累為止。促進放鬆的活動包括深呼吸、漸進式肌肉放鬆、瑜珈、寫日記或閱讀。

有助於瞭解

  • 睡眠不佳的常見症狀:易怒、難以集中注意力、白天過度嗜睡、情緒不穩、行為問題增加、疲倦、經常打呵欠、黑眼圈、坐立不安、無法入睡或持續入睡,以及早上起床困難。
  • 睡眠衛生:建立一致的睡前常規可以幫助向身體發出睡眠時間到了的信號。這可能包括刷牙、調暗燈光和從事放鬆活動等活動。
  • 諮詢醫療保健提供者:如果睡眠問題持續存在,必須諮詢醫療保健提供者以進一步評估,尤其是懷疑有睡眠呼吸暫停或慢性失眠的情況。
  • 識別非語言人士的疼痛FLACC 疼痛量表非語言疼痛量表 (NVPS)Wong-Baker 面孔量表